农业不难,关键是如何自证清白!

大鱼在进入农业领域以前,听了很多农人讲农业创业很难,很多抱着满满热情的创业者从事农业结局都是铩羽而归,或者仍然在苦熬…

红衣教主周鸿祎讲的创业六字诀“刚需、高频、痛点”,仔细分析其实就是讲的就是农业创业。

农业本身就满足“刚需、高频”的特点,只要有办法解决“痛点”,农业创业一定成功。

大鱼干了将近2年时间的农业,我成功了吗?远远没有,但我可以自豪的讲大鱼已经摸到成功的路径了。也就是说,大鱼找到了解决农产品“痛点”的方法。

农产品的“痛点”是什么?是农药、化肥、抗生素、重金属吗?

大鱼通过2年的摸索,答案是“不可知”。

意思是消费者没有办法知道吃到嘴里的农产品是不是像商家宣传的那么好!比如买个手机,还可以去专柜验证真假,但农产品到哪里去检验啦?只要解决好“不可知”,消费者会用真金白银来支持。

大鱼是如何解决农产品不可知的痛点的啦?答案就是鱼菜共生。鱼和菜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这种种植模式天生不能使用农药,属于“可自证”的农耕模式,大鱼需要解决的就是让消费者知道她买的菜来自鱼菜共生农场就好,于是大鱼想出来带根配送,用根实现“自溯源”。另外,我家农场的鱼,清蒸出来没有任何土腥味,从根上跟传统淡水鱼区隔开来,消费者也很容易通过嘴来溯源。

解决了不可知,渔耕田出品的蔬果和鱼一直供不应求,2016年,渔耕田将进行扩建,更多极致安全的农产品将扑到您的餐桌。

今天天气不错,拍了农场很多写真,下面晒图。

%渔耕田鱼菜共生

%渔耕田鱼菜共生

%渔耕田鱼菜共生

%渔耕田鱼菜共生

%渔耕田鱼菜共生

发烧可以当饭吃

发烧可以当饭吃

大鱼是电子科技大学理工男,同时也是个不务正业的发烧友。

25岁前发烧登雪山,为了登山在每月收入只有两千多的情况下置办了两万多的装备,每逢大假不是在登山就是在去的路上。在首登雀儿山过程中两次差点丢命,第一次差点摔下悬崖,第二次差点冻死在山上。现在还经常梦见下撤时碰到雪霾,能见度极低,三个队友结在一条绳子上,在完全看不到冰裂缝的情况下无助的往下撤的情景。

25岁以后开始发烧咖啡,在国内咖啡论坛上深潜,结识了很多资深咖啡玩家,从国外拍产地豆,自己拼配,烘焙,研磨,通过各种方法冲泡,杯测。直到今天我也只喝不加奶和糖的黑咖啡。

30岁开始发烧日本锦鲤,在自己家的入户花园建了一个发烧级锦鲤池养着从日本走私来的大正、昭和以及红白,自己按照美国抄来的图纸设计了专业的过滤系统,我是理工男最爱琢磨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过滤设备,用于养锦鲤的过滤设备都折腾了一遍。

35岁到了云南做事开始接触普洱茶,又开始跟普洱茶较劲,了解普洱茶历史,山头,老树,拼配,干仓湿仓陈化,最后弄了一大批各式普洱茶在家里等着70岁喝。

然后还发烧自酿干红,从河北昌黎空运赤霞珠,自己榨汁,发酵,去渣,二次发酵排酸,陈酿,现在家里还有我自酿的干红。然后是烟斗…玩的不亦乐乎。

现在讲究持续创业我却在持续发烧,我的发烧经历跟创业有什么关系啦?

2013年为了要给我的锦鲤水质调到最优,我从国外koiphen论坛了解到有用植物过滤水质的方法,发现给锦鲤池加植物过滤的灵感来源于aquaponics(鱼菜共生)。这个词是老外造的。把aquaculture(水产)和hydroponics(水培)掐头去尾凑成了aquaponics这个单词。后来在国外网站找到鱼菜共生的专业论坛,真是一入论坛深似海啊,前后花了3个月时间,几乎每晚都兴奋的看到凌晨才意犹未尽的关上电脑。哎,谁叫我是理工男啦。

有了理论基础以后那该做什么,当然是自己做一套鱼菜共生系统啦!锦鲤是现成的嘛,做成了还可以收点自家种的菜多好。

于是又开始一通折腾,购买管件、育苗盘、蔬菜种子,定植篮。忙了个把月我的锦鲤鱼菜共生系统终于落成。菜苗也提前育好了,把菜苗放进种植篮里,喜滋滋的等待丰收,发烧友嘛,每个小时都去看看菜苗有没有长高啊,就这样等了个把月,发现菜苗根本不长。哪里出了问题,于是理工男又回炉研究,把我的系统发在国外鱼菜共生论坛上,国外鱼菜共生网友才告诉我说鱼的密度低了,养分不足。

正好我因为其他原因从云南辞职回到了成都。于是我决定按照国外商业鱼菜共生系统的样子搭一个正式的实验系统。继续深潜国外的论坛,重点研究国外的商业系统,然后开始在成都做实验。这回什么都按照标准的商业鱼菜共生系统的要求来做。在郊区租了一个大棚后,开始挖鱼池,菜池,建过滤设施,组装设备,凡事亲力亲为,天没亮就来到大棚,天擦黑才开一个小时的车回家。这回有了更深的关于鱼菜共生的理解,系统运转顺利,当然其间也发生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实验总体顺利,亲朋好友来到大棚参观抱着新鲜蔬菜的样子让我内心充满成就感。

到目前为止我对于鱼菜共生我还是在发烧,想的是这个实验系统能给家里提供新鲜蔬菜和鱼,插一句我孩子有严重的食物过敏症,不能吃鸡蛋、面粉、奶制品。怎么给他提供安全的食物是我首要考虑的。后来我一个朋友来大棚参观,他讲干嘛不把这个系统做大,做成商业系统,自己吃的同时也可以卖。我当时直接给他来了一句我就是玩才不靠鱼菜共生挣钱啦。话是脱口而出了,回家仔细琢磨,也许他说的有道理。

于是悄悄的开始研究鱼菜共生商业化的可能性。理工男嘛什么都看书,先后啃了《定位》、《参与感》、《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创新者的窘境》、《引爆点》等书想要找到在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方法。然后我开始按照周鸿祎的“刚需、痛点、高频”来检验我的模式和产品。如果鱼菜共生产品符合这个六字诀那还可以做,如果不符合,那就不用玩了。继续在家里发烧就行。

必须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鱼菜共生。简单讲就是在一个系统中养鱼和种菜,利用鱼粪来水培蔬菜,因为鱼和菜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因此农药绝不能使用,否则会毒死鱼和造成系统崩毁。

首先我进行了产品定位,鱼菜共生生产方式的成本高于大宗农产品,因此不能跟菜市场竞争,但是低于有机农场,但是产品品质又比有机农产品高,特别是重金属残留可以做到0。因此我的产品定位于跟有机农产品分享市场。

我首先参照六字诀做了产品分析。

刚需:鱼菜共生系统的产品是蔬菜和鱼,当然符合刚需。

高频:符合。

痛点:目前有机农产品的痛点是什么?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产品价格高企。最初我认为有机农产品的痛点就是这三个。鱼菜共生农产品都能完美解决这些痛点。但是我跟在有机农场订购农产品的朋友交谈后了解到真正的有机农产品痛点不是上面提的三点,而是有机农产品的“三不出”问题:看不出、吃不出、测不出。那些在有机农场订购农产品的朋友心里一直都在纠结,这个菜到底是否安全,这个菜是不是菜市场批发回来冒充的,这个农场证书是不是花钱买的?消费者心累啊,如果媒体爆出某个有机农场作假的新闻,他们的心就会揪一下。所以我认为有机农产品最大的痛点是不可知。如果鱼菜共生不能解决“三不出”问题,不能让消费者不再纠结,那也没有解决痛点问题。我殚精竭虑的思考,突然灵感闪现,我能不能把蔬菜带根配送,把这个根当成鱼菜共生农产品的识别码。因为通过介绍和实地考察消费者容易理解鱼菜共生是安全的生产方式,因为如果你用农药容易毒死鱼嘛,然后这个根让消费者能够很轻松的识别这个菜是否来自于鱼菜共生农场实现产品自溯源。消费者消费高价农产品的纠结这个痛点,居然让我想到了办法解决!

鱼菜共生农产品完全符合周鸿祎关于创业的六字诀这点给我莫大的信心。开干呗。

于是我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个商业鱼菜共生系统的原型和购买了远程技术支持服务。注册了“渔耕田”商标,开始正式在成都建农场。农场经过6个月基建,4个月实验性生产并做了产品检测,发现鱼菜共生农产品真的是重金属零残留。然后利用微信公众号,建立产品型社群开始了销售工作,经过7个月的销售,团结了一帮消费者在身边,其中20%的消费者每周都会购买一到两次。目前农场运转良好,销售持续增长,流水持平。真的实现了发烧可以当饭吃。

当然做渔耕田鱼菜共生农场不是一帆风顺。期间经历的苦走过的弯路真的是不计其数,好多次半夜被叫醒赶去农场抢修设备,有一次晕乎乎的差点开翻车,创业给家庭也带来很多负能量,老婆孩子生活质量也直线下降。现在回想创业之初,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会选择放弃创业。创业真的是一个坑,必须要用苦难填满才能跨的过去。

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很多年轻人都加入了创业行列。他们的偶像是马佳佳、余佳文等90后,认为他们引领了创业方向,言必谈模式,估值,融资,认为自己各种niubility。自从我创业1年多来观察了周围很多的创业者很少有脚踏实地做产品的,很多都做的是垂直O2O平台,说白了就是移动互联网的串串,一头串供应方一头串消费者。做的是信息中介,这种模式当然好,够轻也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但是这种模式有门槛和独门杀招吗?大平台看上你的领域直接补贴就可以搞定你。所以不要做平台梦了,还是回到具体产品上做极致苦逼的专研做一个小而美的细分领域的创新。

如果你的创业由发烧而生,你不是为了钱完全是为了爱好来的,你对产品有执着的热情和独到的理解,你愿意为了你的产品倾尽所有激情去死磕去改良去创新去做到尽善尽美。自然而然的你会树立起产品和模式门槛,确立你独特的品牌调性。这样的创业者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尊重。就像罗辑思维的罗胖,每天早上6点半都会在微信公众号发刚好60秒的语音,这种死磕精神其实就树立了一个高高的门槛。这样的创业者才容易打动人,才容易让人群团结在你身边欣赏你的人格进而支持你的事业。